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温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低温食品的储存、运输及相关温控技术服务的企业和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emperature-controlled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Low-temperature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564-2015《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低温食品储运过程中温控技术的标准。该标准对低温食品的储运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食品在流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安全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温度监控设备要求
标准指出,在低温食品储运过程中,应使用经过校准且功能正常的温度监控设备。这些设备应当具备自动记录温度的功能,并能够提供精确到±0.5℃的数据记录。此外,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在整个物流环节中,食品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防止因温度波动导致的质量下降或安全问题。
冷链运输车辆要求
对于用于运输低温食品的车辆,标准要求其配备有效的制冷系统,并能维持车厢内部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车厢内应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以便实时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同时,车辆设计需考虑保温性能,避免外部环境温度对车厢内温度造成影响。此外,还要求司机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制冷设备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
储存设施要求
低温食品储存设施也需满足特定的技术条件。仓库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配备高效的制冷装置来维持恒定的低温环境。储存区域应分区管理,不同类型、不同批次的食品分开存放,便于管理和追溯。并且,所有储存设施都必须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状态。
应急预案
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时的替代措施、异常温度下的紧急处置办法等。一旦发现温度超出允许范围,应立即采取行动,记录事件详情并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这种预防性措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保护消费者健康。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规范了低温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温控流程,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操作,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