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养护内容、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Highway Gree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DB34/T 2394-2015)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速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升绿化效果和管理水平。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标准中明确指出,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病虫害少的树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具体来说:
1. 树种选择:宜选用乡土树种为主,适当搭配外来适生树种。要求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如银杏、国槐、栾树等。这些树种不仅生长健壮,而且对环境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 灌木与地被植物:推荐使用耐旱、耐寒、易管理的灌木品种,例如黄杨、女贞等。地被植物则建议采用草坪或低矮灌木覆盖裸露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并美化景观。
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
在日常养护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维护措施和技术要求:
1. 浇水施肥:根据不同季节调整灌溉频率,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春季和秋季是树木生长的关键时期,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梢生长。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遮阴降温,冬季则要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2. 修剪整形:定期修剪枯枝败叶及过密枝条,保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对于行道树而言,还需控制树冠高度,避免影响行车安全。
三、病虫害防治策略
针对常见病虫害问题,标准给出了预防与治理方法:
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手段加以控制。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微生物来抑制有害生物繁殖。
3.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巡查记录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四、特殊地段专项处理
针对高速公路沿线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
1. 边坡防护区:通过种植攀援植物加固边坡稳定性,并设置排水沟渠排除多余水分;
2. 中央分隔带:采用耐践踏型草皮铺设,同时配备自动喷灌系统保证水分供给均匀;
3. 收费站广场:可布置花坛或者小型园林景观,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DB34/T 2394-2015)为保障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和长久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各地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共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