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观光果园的选址、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果树种植管理、旅游服务设施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观光果园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ightseeing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42-2015《观光果园建设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观光果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1. 选址要求:果园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避免选择易受洪涝灾害、风灾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
二、品种选择
2. 品种搭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确保采摘期的连续性。同时要注重果实品质优良,观赏价值高的品种。
三、基础设施建设
3. 道路系统:园内主干道宽度不宜小于4米,支道宽度不小于2.5米,便于游客游览和车辆通行。道路两侧宜种植绿化带,美化环境。
4. 排灌设施: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节约水资源。同时设置排水沟渠,防止积水。
四、景观设计
5. 景观分区:将果园划分为采摘区、休闲娱乐区、科普教育区等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应有明确的标识牌,方便游客识别。
6. 绿化配置:在园区内适当位置布置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体系。注意植物的选择要与果树生长相协调,避免相互干扰。
五、安全管理
7. 安全措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如防滑、防跌落等提示。对于危险地段要采取防护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六、服务设施
8. 服务设施:提供休息座椅、卫生间、停车场等基本服务设施。设立信息咨询台,提供果园简介、导游图等资料。鼓励使用电子导览系统,提升服务水平。
以上是对DB11/T 342-2015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观光果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