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霍山石斛枫斗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霍山石斛枫斗的加工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Huoshan Dendrobium Fengdou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霍山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枫斗加工工艺对保持药材品质至关重要。DB34/T 2426-2015《霍山石斛枫斗加工技术规程》为规范这一传统工艺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原材料处理环节,标准要求鲜品霍山石斛需经过严格挑选,确保无病虫害、无腐烂变质。对于茎长小于8厘米或直径低于0.2厘米的个体应剔除。这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外观质量。
关于蒸制过程,规定采用蒸汽蒸煮时间为10至15分钟,当植株变软后立即取出。此步骤旨在破坏细胞壁结构,便于后续手工打结成形。值得注意的是,蒸制时间过短会导致后续成型困难,而时间过长则可能影响活性成分保存。
在干燥工序中,标准建议使用自然晾晒与低温烘干相结合的方式。初始阶段宜采用40℃左右的温度进行缓慢烘干,避免快速升温导致组织收缩不均。整个干燥周期一般控制在24小时以内,直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这样的处理能够较好地维持石斛的色泽和营养成分。
此外,成品包装也有一系列要求。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级安全标准,封口严密以防潮防尘。每件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这些措施有助于消费者识别真伪并保障存储期间的质量稳定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都设定了科学严谨的操作规范,体现了对霍山石斛这一地方特色资源保护与发展的高度重视。遵循该规程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更能促进当地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