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骨架密实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采用骨架密实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的公路工程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Skeleton Dense Anti-cracking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Pavement 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377-2015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骨架密实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解读:
关于材料选择:第4.1条规定,应选用符合GB/T 176-2017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迟于6小时。
在混合料组成设计方面:第5.1条指出,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水泥剂量需通过试验确定,通常控制在3%-5%之间。
对于施工工艺:第6.2条强调,摊铺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前后间距控制在10-20米。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2000平方米检查一次。
养护环节:第8.1条明确,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在此期间禁止重型车辆通行。同时需保持表面湿润,避免干燥开裂。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核心要点解析,供实际操作参考。实施过程中还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