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后驱动桥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后驱动桥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Rear Drive Axle of Passenger C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15-2015《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后驱动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技术要求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后驱动桥的主要性能指标。例如,传动效率不得低于94%,这意味着驱动桥在传递动力时能量损失要尽可能小,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车辆的整体性能。同时,噪声水平应控制在85分贝以下,这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还关系到驾驶环境的健康安全。
关于材料与制造工艺,标准强调了零部件材质的选择和加工精度的重要性。如齿轮表面硬度需达到HRC58-62之间,确保其耐磨性和抗疲劳能力;而壳体材料则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防止因过载导致的断裂。
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部件间的配合间隙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所有紧固件都应拧紧至规定的扭矩值,避免松动引发故障。
对于试验方法,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和评判依据。比如,通过台架实验来检测驱动桥的实际工作状态,包括温升、振动幅度等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并通过道路实车测试验证其长期运行稳定性。
检验规则方面,除了出厂前的常规检查外,还需定期开展型式试验,确保产品始终满足规范要求。一旦发现不符合项,则需要返工直至合格为止。
最后,在产品的包装、运输及储存环节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使用防潮、防腐蚀措施保护产品不受外界因素损害,以及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避免磕碰损伤。
综上所述,《乘用车后驱动桥技术条件》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标准框架,有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