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松植苗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准备、栽植方法及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沙松的人工植苗造林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lanting and Afforestation of Sabina morriso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26-2015沙松植苗造林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沙松植苗造林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境内沙松的植苗造林工作。明确了标准适用区域及对象。
二、术语和定义
1. 沙松:指适合在沙地生长的松树品种。
2. 植苗造林:利用苗木进行造林的方法。
三、造林地选择
1. 地形地貌:应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避免低洼积水区。
2. 土壤条件:以沙质土壤为宜,pH值应在6.0~8.0之间。
3. 立地条件:需具备良好的光照和排水条件。
四、苗木准备
1. 苗木规格:苗高应在30cm以上,地径0.3cm以上。
2. 苗木处理: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去除损伤部分。
五、造林技术
1. 栽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春季宜早,秋季宜晚。
2. 栽植密度:株行距一般为2m×2m。
3. 栽植方法:采用穴状整地,挖穴深度不低于30cm,将苗木垂直放入穴中,填土压实。
六、抚育管理
1. 浇水:栽植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每年春季施用有机肥,每株不少于5kg。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七、成活率检查
1. 成活率标准:造林后第一年的成活率应达到85%以上。
2. 检查方法:随机抽取1%的造林面积进行调查。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