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伊藤厚丝叶蜂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监测与预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伊藤厚丝叶蜂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Itohousi Leaf B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324-2015《伊藤厚丝叶蜂防治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有效防控伊藤厚丝叶蜂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规程指出,在伊藤厚丝叶蜂发生初期应采取人工摘除卵块的方法进行物理防治。这一措施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因为此时虫害数量较少,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通过定期巡查林地,及时发现并清除带有卵块的叶片,可以有效减少虫口基数,降低后续防治难度。
化学防治部分规定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等进行喷雾处理。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时间至关重要。规程建议在幼虫期开始时用药,此时幼虫活动频繁,对药物敏感性高,能够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要求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浓度,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或抗药性的产生。
生物防治方面推荐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绿色环保,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实施前需要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确保引入的天敌能够适应本地环境,并且不会对非目标物种造成伤害。
此外规程还提到要结合森林抚育工作开展综合管理。例如合理调整树种结构,增加多样性以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清理枯枝落叶,减少越冬场所等。这些措施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森林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抑制伊藤厚丝叶蜂的发生。
总之,DB22/T 2324-2015通过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的有效组合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防治方案。遵循该规程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伊藤厚丝叶蜂的危害,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