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霍山石斛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亲本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霍山石斛种子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Huoshan Dendrob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367-2015《霍山石斛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霍山石斛种子的生产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霍山石斛种子的生产活动。明确了本规程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确保生产活动符合标准化要求。
2. 术语和定义
- 霍山石斛:指兰科植物霍山石斛及其变种。
- 种子生产:包括从选种到播种全过程的技术操作。
解读:这部分为后续具体技术细节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确保各方对术语有统一理解。
3. 环境条件
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海拔300米至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至16℃,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的地方。
解读:适宜的气候条件对于保证霍山石斛种子的质量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及湿度都会影响种子发育。
4. 繁殖材料的选择
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植株作为繁殖母本。
解读:健康的母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种子,减少因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
5. 播种方法
播种时需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上,并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0.5厘米。
解读:正确的播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发芽率,同时保护幼苗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6. 田间管理
包括定期浇水、施肥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
解读: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促进植物健康成长,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7. 采收与加工
当果实完全成熟后即可采收,然后经过清洗、晾晒等步骤完成加工。
解读:适时采收并妥善处理可保留种子的最佳状态,便于储存和使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霍山石斛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从环境选择到最终产品加工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这对于提升霍山石斛种子的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