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苗情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和标识。本文件适用于水稻生产过程中苗情监测、评价及管理。
Title:Rice Seedling Conditio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357-2015《水稻苗情分类标准》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水稻苗情的分类方法。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水稻种植区的苗情监测与分类。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统一的评估依据,确保不同地区在管理上的协调性。
2. 术语和定义
- 苗情:指水稻秧苗在生长过程中的整体状况,包括长势、健康程度等。
- 分类指标:主要包括叶片数、株高、根系发育情况等。这些指标直观反映了秧苗的生长状态。
3. 分类等级
标准将水稻苗情分为四个等级:弱苗、中苗、壮苗和旺苗。
- 弱苗:叶片少于4片,株高低于10厘米,根系不发达。
- 中苗:叶片数在4至6片之间,株高在10至20厘米范围内,根系开始扩展。
- 壮苗:叶片数超过6片,株高达到20至30厘米,根系发达且分布均匀。
- 旺苗:叶片数多于8片,株高超过30厘米,根系旺盛但易发生倒伏风险。
4. 监测方法
监测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随机取样至少30株进行测量。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整个田块的苗情状况。
5. 应用建议
不同苗情等级需要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对于弱苗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其快速生长;而对于旺苗则要控制施肥量,防止徒长。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为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的管理依据,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