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梨苗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早熟梨苗木的生产、经营和质量评定。
Title:Early Ripening Pea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294-2015《早熟梨苗木》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早熟梨苗木的生产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木质量要求
1. 品种纯度
标准规定早熟梨苗木的品种纯度应达到98%以上。这意味着在每100株苗木中,至少有98株是符合该品种特性的植株。这一要求确保了种植者能够获得与预期相符的品种特性。
2. 苗木高度
苗木的高度应在8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此范围内的高度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同时便于后续的栽培管理。
3. 地径
地径(即苗木离地面10厘米处的直径)不应小于0.8厘米。地径大小直接影响苗木的根系发育和整体生长状况。
健康状况
4. 病虫害情况
苗木不得携带检疫性病虫害。此外,苗木上允许存在的非检疫性病虫害数量不得超过总苗木数的5%,且不能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显著影响。
5. 机械损伤
苗木的主干和枝条不允许有超过10厘米长度或直径超过0.5厘米的机械损伤。这类损伤会削弱苗木的抗病能力并可能导致生长不良。
包装与运输
6. 包装材料
苗木在包装时需使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以保证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的水分平衡和健康状态。包装内还需附带标签,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7. 运输条件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极端温度环境。长途运输时,建议采用冷藏车或其他适宜的温控设备来保护苗木。
其他注意事项
8. 苗木档案
生产单位需要建立详细的苗木档案,记录从育苗到出圃的全过程,包括土壤条件、施肥情况、灌溉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信息。这些档案对于追溯苗木质量和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条文,可以有效提升早熟梨苗木的质量,为种植者的高产高效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