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机构与人员、检测方法与程序、检测报告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检测活动。
Title:Code for Quality Testing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B34/T 2290-2015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管理
条文解读:
标准明确规定了样品采集的原则和程序。要求采样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在采样过程中,必须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信息。样品的运输和储存也需符合特定的要求,以保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检测方法的选择
条文解读:
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标准推荐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例如,对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建议采用回弹法或钻芯取样法。选择检测方法时,应考虑现场条件、设备可用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等因素。此外,所有检测方法都应遵循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
数据处理与报告出具
条文解读:
数据处理部分强调了对原始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的重要性。所有的检测数据必须经过校核无误后才能用于后续的计算和评估。最终的检测报告应当包含完整的检测信息,如检测目的、依据的标准、使用的仪器设备、检测结果及结论等内容。报告的形式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质量控制措施
条文解读: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标准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这包括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实施人员培训计划等。同时,还鼓励实验室参与能力验证活动,以此来持续改进检测技术和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B34/T 2290-2015不仅涵盖了从样品采集到检测报告出具的全过程,而且特别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为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