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皖南中蜂选育的技术要求、选育程序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皖南中蜂的选育、繁育及推广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Wannan Chinese Honey B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278-2014 皖南中蜂选育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皖南中蜂的科学选育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皖南地区的中蜂种群繁育及生产应用。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目标群体,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地域性和针对性的基础。
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中对“皖南中蜂”、“种蜂场”、“蜂王培育”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皖南中蜂”是指分布于安徽南部地区的一种中华蜜蜂亚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力好等特点。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认识,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操作偏差。
种蜂场建设要求
标准指出种蜂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且环境安静的地方建立,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如隔离网、消毒池等。同时强调了蜂场布局合理性,包括蜂箱摆放方向、间距等细节,以利于蜂群健康生长。
蜂王培育技术
关于蜂王培育,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如何挑选优质母蜂作为基础种群、设置专门的育王区、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尾方式繁殖新蜂王等内容。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蜂王产卵能力及后代质量,确保遗传品质稳定。
选育指标体系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选育指标体系,涵盖生物学特性(如抗逆性、产蜜量)、形态学特征(体色均匀度、体型大小)等多个方面。通过量化评估各项指标得分,最终确定是否符合优良品种的标准。这种系统化的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个体或群体的整体水平。
疾病防控措施
针对常见病害如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等,给出了预防与治疗的具体方案。提倡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比如加强日常管理、合理用药以及利用植物精油等天然物质增强蜜蜂免疫力。
繁殖季节安排
考虑到皖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标准建议将主要繁殖活动安排在春季和秋季两个时间段内进行。春季重点在于恢复和发展蜂群规模,而秋季则侧重于储备越冬饲料并调整蜂巢结构,以保证冬季生存。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4/T 2278-2014 皖南中蜂选育技术规范》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