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地茶园轻简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茶树种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山地茶园的轻简化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mplified Cultivation of Mountain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275-2014《山地茶园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安徽地区山地茶园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从品种选择、园地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提出了轻简化栽培的技术要求,旨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保障茶叶品质。
以下为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品种选择
标准规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茶树良种。如“鸠坑种”、“祁门槠叶种”等本地优良品种。强调苗木需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且完整。这一要求确保了茶树具有良好的生长基础,有助于后续栽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园地规划
在园地规划方面,标准指出要根据山地地形特点合理布局,做到道路、排灌系统科学设置。特别强调梯田建设时坡度控制在25°以内,并采取保水保肥措施。同时要求种植行向与等高线平行或垂直,便于机械化操作和日常管理。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后续的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栽植
栽植密度建议每公顷种植3万至4.5万株,具体数量视品种特性而定。提倡使用容器苗进行秋季或早春栽植,以减少移栽对幼苗的影响。栽植深度要适中,覆土后轻轻压实,保证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这项规定有助于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部分特别强调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提倡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深耕改土,结合深翻埋入有机肥料。灌溉则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水土流失。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利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预测预报体系,可以提前做好防控准备,降低损失风险。
采收
采收时应遵循“分批多次”的原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三叶。采摘工具需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茶叶。采下的鲜叶要及时摊放处理,防止堆积发热变质。此条规定保证了茶叶原料的新鲜度和质量,有利于加工出高品质的产品。
总之,《山地茶园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为山地茶园的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