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播种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播种方法及田间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坡台地苜蓿的机械化播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Alfalfa on Slope Terrace Land - Part 2: Sow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067.2-2015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坡台地苜蓿机械化生产的系列标准中的第二部分,主要规定了坡台地苜蓿的播种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播种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前准备环节,标准明确指出需要对土地进行精细整地。具体要求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物,确保土壤疏松且无明显的大土块。此外,还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或化肥作为基肥,以保证播种后幼苗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支持。
其次,在选择种子方面,标准强调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级以上优质苜蓿种子,并且在播种前必须经过精选处理。这一步骤旨在去除杂质及破损种子,提高发芽率。同时建议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包衣处理,增强种子抗逆性和发芽能力。
接着谈到播种时间和方式。最佳播种时间通常为春季或秋季,这两个季节气候条件适宜于苜蓿生长发育。播种方法则推荐采用条播或者穴播的形式,行距控制在30至40厘米之间,穴距保持在20至30厘米左右。每穴播种量一般为15至20粒,覆土厚度约为1至2厘米。
对于播种后的管理措施,标准也给出了明确指导。包括及时灌溉保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更需注意水分供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手段;适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快速成长等。
最后,在收获前还需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因素,避免因暴雨冲刷导致表层土壤流失影响产量质量。同时,合理安排割茬高度也有助于延长种植周期并提升经济效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DB64/T 1067.2-2015》对于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播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范指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