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三维建模的基本要求、数据获取、模型构建、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城市三维建模的生产、管理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3D Mode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393-2011《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城市三维建模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数据采集
-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据采集应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或卫星遥感等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要求影像分辨率不低于0.1米,确保地面特征点的清晰可见。此外,还强调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布设控制点,以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模型构建
- 对于三维模型的构建,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步骤和技术要求。首先,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配准、融合等操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其次,在模型构建时,要求严格按照比例尺绘制建筑物轮廓,并标注建筑高度、层数等属性信息。同时,对于复杂结构如桥梁、隧道等特殊构筑物,需单独建立精细模型。
3. 质量控制
- 质量控制是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标准中特别提到,应在每个阶段设置检查点,通过内业审核与外业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具体而言,内业审核主要针对数据处理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而外业核查则侧重于实地验证模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只有当所有检查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4. 成果提交
- 最终成果应包含完整的文档资料以及数字化产品。其中文档部分涵盖项目概述、技术方案、作业流程图等内容;而数字化产品则包括但不限于矢量地图、正射影像图、三维立体模型文件等。此外,还需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技术支持服务,以便使用者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以上就是DB50/T 393-2011《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中几个核心条款的具体解读。遵循该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效率,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