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居住区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
Title:Code for Barrier-fre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居住区无障碍设计规程》(编号DB11/1222-2015)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居住区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以下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无障碍出入口:规定居住区内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并且坡度不应大于1:12。这一要求确保了行动不便者能够方便地进出居住区,体现了对残障人士的关怀。
2. 无障碍电梯:要求在多层及高层住宅楼中至少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电梯门宽度不得小于90厘米,轿厢内部尺寸需满足轮椅回转的需求。此规定极大地方便了乘坐轮椅或使用助行器的人群。
3. 无障碍停车位:明确指出居住区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停车位,车位宽度应不小于3米,并且靠近建筑物出入口。这样的安排为残疾人提供了便捷的停车条件。
4. 无障碍公共厕所:标准强调公共卫生间必须设有无障碍厕位,包括低位洗手盆、紧急求助按钮等设施。这些细节考虑到了不同身体状况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5. 标识系统:要求居住区内所有重要的无障碍设施都应有清晰可见的标识牌,指示方向和功能说明文字应采用盲文加汉字形式。这有助于视障人士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
6. 无障碍步道:建议步行道宽度不低于1.5米,并保持平整无高差变化。同时,在交叉路口处应设置缘石坡道以保障安全通行。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该规程众多条款中的部分重点内容,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细致的无障碍生活环境框架,对于提升城市包容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