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柽柳造林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选择、苗木准备、整地、栽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柽柳造林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amarisk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93-2015 柽柳造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柽柳造林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在青海省特定区域开展柽柳造林活动。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绿洲外围荒漠化土地的柽柳造林工程。标准中明确界定了柽柳的种类包括多枝柽柳、短穗柽柳等,并规定了适宜栽植的立地条件如土壤含盐量不超过1.2%。
二、苗木选择与处理
在苗木选择上要求选用一年生或两年生的优质苗木,苗高需达到8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8厘米。苗木起挖时要保持根系完整,土球直径应为苗木地径的8-10倍。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剪去损伤根系和过长主根,同时用泥浆蘸根以提高成活率。
三、整地与造林密度
造林前需进行全面整地,清除杂草石块,深耕30-40厘米。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一般为每公顷2250-3000株。在沙质地段可适当增加密度至3750株/公顷以增强防风固沙效果。
四、栽植方法与管理措施
栽植时采用穴状整地,穴深40-50厘米,直径50厘米。栽植深度以原土印为准,覆土踏实后及时浇透定根水。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松土除草,适时施肥灌水,确保幼林生长健壮。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巡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
五、验收标准
造林完成后需按照相关指标进行验收,主要包括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状况三个方面。具体要求为:成活率不低于85%,保存率不低于80%,平均树高不低于1米,地径不小于1厘米。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认定造林成功。
六、后续维护
对于已成活的柽柳林分,需要长期坚持科学管理。主要包括定期修剪整形,促进通风透光;合理安排灌溉施肥,满足树木生长需求;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及时采取抗旱排涝措施。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记录每次作业情况以便追溯查询。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3/T 1393-2015 柽柳造林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养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实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地区荒漠化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