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回弹法检测饰面砖和抹灰层空鼓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仪器设备及判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饰面砖和抹灰层的空鼓检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Hollow Drums in Facing Tiles and Plaster Layers by Rebound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234-2014《回弹法检测饰面砖和抹灰层空鼓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饰面砖及抹灰层空鼓检测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规程中的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采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等材料作为基层的饰面砖以及抹灰层空鼓情况的无损检测。规程明确了“空鼓”的定义为饰面砖或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存在脱离的现象,且这种脱离面积大于10cm²时即视为空鼓。
二、仪器设备要求
规程指出,检测所使用的回弹仪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精度。同时,还应配备必要的辅助工具如钢直尺等,以便于现场操作和数据记录。
三、检测步骤与方法
1. 现场准备:在正式检测前,应对检测区域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表面污染、潮湿等。
2. 测试点布置:按照规定,在每个被检构件上均匀布置不少于5个测试点。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
3. 数据采集:使用回弹仪对每个测试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读数。
4. 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出饰面砖或抹灰层与基层间的粘结强度,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空鼓现象。
四、判定标准
当某处的粘结强度低于规程给出的最低限值时,则可判定此处存在空鼓问题。此外,若连续多个测试点均显示异常,则需扩大检测范围直至找到所有潜在隐患。
五、安全注意事项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安全防护装备,并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特别是在高处作业时,更应该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六、报告编制
完成全部检测工作后,应及时整理好所有原始记录并编写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概况、检测依据、实施过程、主要发现及建议等内容。
以上是对DB34/T 2234-2014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程,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