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相思组培快繁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苗期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相思属植物的组培快繁育苗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Acacia by Tissue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530-2015相思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相思树种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相思属植物如金合欢、银合欢等的组培快繁技术操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和植物种类,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方向。
培养基制备
标准规定了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及配比,例如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一定浓度的蔗糖、琼脂以及植物激素如6-BA和NAA。这些成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速度,确保了培养基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外植体的选择非常关键,标准建议使用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材料,并对采集下来的外植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通常采用70%酒精浸泡30秒,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分钟的方法来保证外植体的纯净度。
继代培养
继代培养是指将初次培养成功的愈伤组织或芽苗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的过程。标准指出,在此阶段需要定期检查并剔除污染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培养条件如光照强度、温度等参数。
生根培养
当芽苗长至一定高度后转入生根培养阶段。此阶段重点在于创造适宜根系发育的环境条件,包括适当降低氮肥比例增加磷钾肥含量,同时控制湿度在较高水平以利于根毛形成。
移栽管理
移栽前需对幼苗进行适应性锻炼,逐渐减少温室内的湿度直至接近自然状态。移栽时注意土壤pH值应接近中性,且富含有机质。此外还需注意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原材料准备到最终产品交付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从事相思类树木大规模人工造林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严格按照上述规范执行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保障苗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