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高粱覆膜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高粱覆膜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igh-Membrane Cultivation of Sorghum in Central and Eastern Inner Mong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高粱覆膜栽培技术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DB15/T 884-2015《内蒙古中东部高粱覆膜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为这一技术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整地与施肥部分,规程明确要求土壤耕翻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并强调施足基肥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每公顷需施用有机肥30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750公斤。这样的措施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高粱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覆膜方式上,规程提倡采用宽窄行覆膜种植模式,即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通风透光,还能促进作物均匀生长。同时,覆膜时要确保薄膜紧贴地面,不留空隙,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再者,关于播种环节,规程指出播种深度应在3到5厘米之间,每穴播2到3粒种子,覆土后压实。此外,为了保证出苗整齐,建议使用机械播种机进行作业。这些细节处理得当,可以大大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
最后,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强调了适时揭膜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在高粱幼苗长至5片真叶左右时即可揭膜,这样既能避免高温灼伤幼苗,又能促使根系向深层发展,增强抗逆能力。
通过以上对规程中重要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15/T 884-2015涵盖了从整地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推广高粱覆膜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