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牧饲养场投入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记录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所有规模化畜牧饲养场对投入品的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Input Use in Livestock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542-2014《畜牧饲养场投入品使用管理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畜牧饲养场的投入品使用行为,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 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规模化畜牧饲养场的投入品使用管理。
- 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和目标群体,确保了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
- 投入品:包括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等用于畜牧业生产的物质。
- 此定义帮助从业者明确哪些物质属于管理范畴,有助于后续操作的规范化。
3. 投入品采购与验收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从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购买,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 兽药需具备国家批准文号及质量检验报告。
- 这一规定强调了源头控制的重要性,确保投入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投入品储存与管理
- 不同类型的投入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定期检查储存环境,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变质。
- 通过严格的储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延长投入品的使用寿命并保障其效果。
5. 投入品使用记录
- 必须建立详细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日期、种类、数量及使用对象等信息。
-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 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提高管理水平。
6. 废弃物处理
- 使用后的包装物应当集中收集,统一销毁或回收处理。
- 禁止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疾病传播。
- 强调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7. 培训与监督
-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培训。
-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 提升员工素质和技术能力,同时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形成内外结合的良好机制。
以上内容概括了该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核心条款及其具体要求。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还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