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安全保障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所有涉及旅游活动的景区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管理和实施。
Title:Requir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in Tourist Attra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073-2014《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旅游景区在面对气象灾害时应采取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
条款:5.1
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雨量计、风速仪等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天气变化,为景区管理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解读:
旅游景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通过部署专业化的监测设备,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气象风险,如暴雨可能导致的山洪,大风可能引发的树木倒伏等。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游客安全,还能减少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制定
条款:6.1
每个旅游景区都必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内容应涵盖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雪、雷电等)的具体应对措施。
解读:
有效的应急预案是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它需要根据景区的具体情况来定制,比如山区景区可能更关注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而海滨景区则需防范海浪侵袭。定期演练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熟悉流程,在实际发生灾害时能迅速响应。
安全设施配置
条款:7.2
所有露天游乐设施及重要建筑物均需配备防雷装置;同时,应在显眼位置设置紧急疏散指示标志。
解读:
在雷雨季节,防雷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而清晰醒目的疏散指示标志,则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引导游客快速撤离危险区域,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员工培训
条款:8.1
对全体员工进行气象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气象灾害的能力以及应急处置技能。
解读:
员工是第一线的服务者也是安全保障的重要力量。通过系统的培训,他们不仅能更好地向游客传达相关信息,还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协助维护秩序并指导游客采取正确的避险行动。
游客告知与教育
条款:9.1
利用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游客发布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并提醒注意安全事项。
解读:
及时准确地将天气状况告知游客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让游客做好相应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普及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
以上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总之,《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给景区带来的影响,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享受到一个既美丽又安全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