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疆棉区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南疆棉区杂交棉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Hybrid Cotton in Southern Xinjiang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南疆棉区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65/T 3656-2014)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南疆地区杂交棉的栽培管理,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
- 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品种。
- 种子需经过精选,确保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
解读:
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种子处理是保证出苗整齐的关键步骤,包括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措施,以增强种子活力并预防病虫害。
2. 播种技术
标准要求:
- 春播时间宜在4月上旬至中旬,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
- 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之间,每穴播种量为2~3粒。
解读:
播种时间和深度直接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过早播种可能导致低温影响幼苗生长,而过深播种则会抑制种子萌发。合理安排播种期,结合土壤墒情调整播种深度,有助于实现全苗壮苗的目标。
3. 田间管理
标准要求:
- 定苗后及时查苗补缺,保持均匀分布。
- 合理施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追肥分两次施入。
- 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解读:
定苗阶段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重要环节,及时补苗可以弥补缺苗断垄现象。肥料施用需遵循氮磷钾平衡原则,同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病虫害防控应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4. 收获与贮藏
标准要求:
- 当铃重达到一定标准且纤维长度符合要求时开始采收。
- 收获后的籽棉应及时晾晒干燥,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下入库保存。
解读:
适时收获对于获得高质量的皮棉至关重要。过早采摘会影响纤维长度和强度,过晚则可能造成落铃损失。干燥处理能够有效防止霉变,延长储藏时间,确保后续加工的质量。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解读,整个标准涵盖了从播种前准备到收获后的全过程管理细节,为南疆棉区杂交棉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