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种子采集与处理、种子带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的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esert Cistanche Seed Bel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714-2015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新疆地区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要求、播种材料准备、播种方法及田间管理等内容。适用于荒漠地区肉苁蓉种子带的生产。
2. 环境条件要求: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生产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pH值在7.0至8.5之间。年降水量不宜超过200毫米,且需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3. 播种材料准备:种子带是由寄主植物梭梭或白梭梭与肉苁蓉种子混合制成。种子带长度一般为1米至2米,宽度约为10厘米。制作时需确保种子均匀分布,并使用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
4. 播种方法:播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平,然后按照每亩地铺设100个种子带的标准进行操作。播种深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覆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准。
5. 田间管理:播种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一次,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
6. 采收:肉苁蓉通常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开始收获,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4月至5月。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植株根部。
以上内容是基于DB65/T 3714-2015标准的重要部分进行的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