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造纸用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的用于提高纸张湿强度的湿强剂。
Title:Papermaking Wet Strength Agent - Polyamide Epichlorohydrin (PAE)
中国标准分类号:G51
国际标准分类号:8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PA 006-2024《造纸用湿强剂 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标准中“粘度测定方法”为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
粘度是衡量PAE产品流动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其在纸浆中的分散性能。新旧版本标准中对粘度测定方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使用NDJ-8S型旋转式粘度计,并规定了具体的转子型号、转速以及测量温度。这些参数的选择并非随意,而是基于PAE产品的特性确定的。
具体来说,在测定过程中应选用2号转子,转速设置为60r/min,测试温度控制在25℃±1℃范围内。这是因为该条件能够准确反映PAE产品在常规使用环境下的粘度状态。如果偏离上述条件,测得的数据可能无法真实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从而影响后续的质量评估和工艺调整。
此外,在实际操作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仪器校准合格后再进行测量;其次,样品制备要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因颗粒分布不均导致误差;最后,每次测量前需用去离子水清洗转子并干燥,防止交叉污染影响结果准确性。
通过严格遵循新版标准规定的粘度测定方法,可以更科学地评价PAE产品质量,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这也提醒相关企业,在执行标准时不仅要关注表面文字,更要深入理解各项技术要求背后的原理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