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真姬菇工厂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与设备、栽培工艺流程、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真姬菇的工厂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actory-based Cultivation of Hypsizygus tessella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DB35/T 557-2014是一部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真姬菇的工厂化栽培流程。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一、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栽培场所应选择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区域。具体要求如下:
1. 温度: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
2.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范围内。
3. 光照:光照强度维持在500-1000勒克斯。
4. 通风: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5次。
二、菌种选择
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作为生产用种。菌种质量需符合以下标准:
1. 菌丝生长旺盛,无污染;
2. 子实体发育整齐,色泽正常;
3. 抗病虫害能力强。
三、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方及配制方法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推荐使用如下配方:
1. 主料:棉籽壳或玉米芯等;
2. 辅料:麦麸、石膏粉、石灰等适量;
3. 添加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微量元素。
四、接种与发菌管理
接种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杂菌侵入。发菌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检查菌袋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 控制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3. 合理安排翻堆次数,促进菌丝均匀生长。
五、出菇管理
当菌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即可进入出菇阶段。此阶段需做好以下工作:
1. 适时调节温湿度,创造有利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
2. 加强光照管理,促进光合作用;
3.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六、采收标准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最佳采收时间。一般情况下,当子实体长至一定大小且颜色鲜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产品。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解析,希望能对从事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