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菌草栽培灵芝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栽培材料准备、接种、管理措施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以菌草为基质进行灵芝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anoderma Cultivation using Mushroom Gras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484-2014《菌草栽培灵芝技术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菌草栽培灵芝的技术要求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菌草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菌草应选用新鲜、无霉变且富含纤维素的品种。在使用前需将菌草切割成5-10厘米的小段,并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软化其质地,提高吸水性和透气性。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灵芝菌种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并顺利生长。
2. 菌种制备
对于菌种的选择,标准强调必须采用经过专业机构鉴定合格的优良菌株。在接种过程中,要求操作环境清洁无菌,避免杂菌污染。此外,还规定了培养基的配方比例:木屑占70%,麸皮占20%,石膏粉占5%,蔗糖占5%。这样的配比可以提供灵芝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3. 栽培管理
在栽培阶段,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保持室内温度在22℃至26℃之间,湿度维持在85%-90%。同时,还需定期通风换气,保证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1%。光照方面,初期可适当遮光,待菌盖形成后逐步增加散射光照射时间,有助于促进子实体发育。
4. 病虫害防治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栽培场地卫生状况,及时清除废料;合理安排轮作制度减少病原积累;以及利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绿色防控。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隔离处理,防止扩散蔓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菌草栽培灵芝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准备到成品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注重环保和安全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