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证书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安全策略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需要进行数字证书管理的组织和个人,指导其规范存储与使用数字证书以保障信息安全。
Title: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 Digital Certificate Management - Part 2: Certificate Storage and Us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WAPIA 013.2-2024《信息安全技术 数字证书管理 第2部分:证书存储和使用》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证书存储位置的规范。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物理介质和虚拟环境中的证书存储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证书存储介质的选择较为笼统,仅提到应选择安全可靠的介质即可。而在TWAPIA 013.2-2024中,则明确规定了当证书存储于物理介质时,该介质需具备防篡改功能,并且应当存放在符合GB/T 31506要求的安全场所内。此外,如果证书被存储于虚拟环境中,则必须确保虚拟环境本身已经过加密处理,并且有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下对数据保护需求的提升。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改变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物理介质的选择:企业或个人在选择用于存储数字证书的USB钥匙、智能卡等物理介质时,除了考虑其容量大小外,还应该优先挑选那些内置硬件加密芯片的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提供比软件加密更高的安全性,因为它们可以在硬件层面上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读取操作。
2. 虚拟环境下的保护措施:对于云计算平台上的证书管理来说,首先需要确保整个云基础设施符合相关的安全认证标准;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多因素身份验证(MFA)来增加额外的安全层级;最后,定期审查日志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发现任何异常活动并及时采取行动。
3. 综合考量成本效益比:虽然加强了对证书存储环境的要求可能会导致初期投入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减少潜在的风险损失。因此,在制定方案时,应当平衡好投资回报率与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
总之,《信息安全技术 数字证书管理 第2部分:证书存储和使用》的新规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指引,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做法以维护自身的信息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