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油菜杂交种制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亲本繁育技术、制种技术、种子收获与贮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春油菜杂交种的制种生产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ing Rapesee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687-2015 春油菜杂交种制种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春油菜杂交种的制种技术流程。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亲本”、“母本”、“父本”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母本”是指用于杂交的雌性亲本,其主要任务是接受花粉完成授粉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术语基础。
其次,在制种田的选择与准备中,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肥力适中的地块作为制种田,并且需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深翻整地,确保土壤疏松透气。这一步骤对于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再者,在播种环节,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一般而言,最佳播种时间为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00克左右。同时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即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之间,株距则根据具体品种调整。
另外,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指出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此外还提到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施足底肥并适时追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
最后,在采收加工阶段,要求当90%以上的角果呈黄色时即可开始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的种子需及时晾晒干燥至安全水分含量以下才能入库储存,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机械损伤和污染。
综上所述,《DB65/T 3687-2015》从多个方面对春油菜杂交种制种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指导,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