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黄瓜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温室黄瓜嫁接育苗生产。
Title:Greenhouse Cucumber Grafting Seedl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温室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65/T 3646-2014)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温室黄瓜嫁接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黄瓜嫁接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黄瓜嫁接育苗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嫁接前准备
1. 砧木与接穗的选择:标准要求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砧木品种,如黑籽南瓜等。接穗则应选用优质高产的黄瓜品种。砧木和接穗的种子需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虫害。
2.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保证出芽率的关键步骤。标准建议采用温水浸泡法,将种子放入50-55℃的热水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继续浸泡4-6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同时促进种子吸胀,提高发芽势。
二、嫁接操作
1. 嫁接时间:标准指出,嫁接的最佳时间为砧木子叶展平至第一片真叶显露期,接穗子叶展平至第一片真叶露心期。此时两者的生长状态最为接近,有利于提高嫁接成功率。
2. 嫁接方法:推荐使用插接法或靠接法。插接法适合机械化操作,而靠接法则更适合手工操作。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切口整齐、吻合紧密,并及时进行固定,避免松动影响愈合。
三、嫁接后管理
1. 环境调控:嫁接后的初期,需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85%-95%),以减少伤口失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随着植株逐渐恢复生长,逐步降低湿度至正常水平。
2. 光照管理:初期应适当遮光,防止强光直射导致幼苗失水过多。后期逐渐增加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嫁接苗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四、定植前准备
1. 炼苗:在定植前7-10天开始炼苗,逐渐降低棚内湿度和温度,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炼苗期间要注意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确保其健壮。
2. 营养液配制:根据黄瓜的生长需求,合理配制营养液,确保定植后能够满足幼苗的养分需求。营养液的pH值应控制在6.0-7.0之间。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显著提高温室黄瓜嫁接育苗的成功率和产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