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高寒地区各类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与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phalt Pavement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81-2015高寒地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针对我国高寒地区特点制定的专门性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材料选择方面,第4.1条规定了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应选用抗压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玄武岩或辉绿岩,并要求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5%。这一规定主要是因为高寒地区温差大,容易造成路面冻融破坏,因此需要选择更坚固的材料以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关于施工温度控制,在第5.2条明确指出,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应控制在160℃~170℃之间,摊铺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90℃。这是因为高寒地区气温低,若温度过低会影响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导致路面早期损坏。
对于压实度要求,第5.3条提出压实度不得低于98%,且初压、复压、终压各阶段均需按照规定的速度和遍数进行。这有助于保证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止因压实不足而产生的裂缝等问题。
此外,第6.1条还特别强调了冬季施工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等,确保施工质量不受低温影响。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寒冷气候对沥青路面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