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地工程的建设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各类园林绿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Landscape Green Space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75-2015园林绿地工程建设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园林绿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3.1.1 绿地系统规划
该条款要求绿地系统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强调了绿道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绿道不仅连接了各类绿地,还兼顾了生态廊道功能,对于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应确保绿道宽度符合标准,同时考虑沿线植被配置及设施布局。
4.2.3 植物选择原则
本部分规定了植物选择需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强,能有效降低后期养护成本。此外,还需根据立地条件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绿化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应充分调研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避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导致生态失衡。
5.1.2 栽植前准备
栽植前应对种植穴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且底部平整。若土壤质量较差,则需要改良土壤结构,如掺入有机肥料或客土等措施来改善通气性和保水性。另外,在起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性,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6.3.1 成活率检测
成活率检测应在栽植后一个生长周期结束时进行。检测方法包括目测法、抽样调查法等。如果发现死亡苗木数量超过一定比例(通常为10%),则需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后续维护管理至关重要。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