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施工的公路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Rock Asphalt Modified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9-2015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4.1 原材料选择
该部分强调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于基质沥青,应选用符合GB/T 498标准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岩沥青的选择需满足特定的技术指标,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等性能参数。此外,还要求岩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和与基质沥青的良好相容性。
施工准备
5.1 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路基表面清洁无杂物。同时,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
混合料拌制
6.3 拌制工艺
拌制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温度,确保岩沥青与基质沥青充分混合均匀。拌和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拌和过程中要定期取样检测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如矿料级配、油石比等。
摊铺与压实
7.2 摊铺作业
摊铺机应根据设计厚度调整好熨平板的高度,保持摊铺速度均匀一致。摊铺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摊铺层的平整度和厚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碾压作业。
7.3 碾压作业
碾压作业应遵循初压、复压、终压的顺序进行。初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6遍;终压则使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1~2遍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碾压速度和重叠宽度,避免出现漏压现象。
质量检验
8.1 质量检测
施工结束后,应对路面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弯沉值、渗水系数、构造深度以及摩擦系数等。这些指标反映了路面的整体强度和平整度,是评价路面质量的重要依据。
安全环保措施
10.1 安全生产
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整齐的安全装备,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10.2 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如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面等。同时,妥善处理废弃材料,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是对《DB11/T 1169-2015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实际工程应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