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功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ail Transit Network Toll Collection System - Part 1: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4.1-2015《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系统结构及功能》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以及性能指标等内容。以下对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系统结构
# 3.1 系统组成
该部分明确了系统应包含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中央结算中心、线路中心、车站终端设备和车载设备等。每部分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技术要求,例如中央结算中心负责资金清算与结算管理,而车站终端设备则承担票卡处理和服务乘客的功能。
# 3.2 网络架构
标准强调了网络设计应采用冗余备份机制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建议,如双环形或星型拓扑结构。此外还要求所有关键数据传输通道必须具备加密措施来保障信息安全。
功能要求
# 4.1 基本功能
这部分详细描述了整个系统应当具备的基本业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售票服务、检票进站、退票改签等操作。对于每一项基本功能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实现细节,比如检票时需要验证票卡的有效性和余额情况。
# 4.2 扩展功能
除了基础服务外,标准还鼓励开发更多增值服务项目,如移动支付接入、电子钱包充值等。这些扩展功能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并促进非现金交易的比例增长。
性能指标
# 5.1 处理能力
规定了在高峰时段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最大交易数量,并且设定了响应时间上限(通常不超过几秒钟),以此保证即使面对大量用户并发访问也不会出现明显延迟现象。
# 5.2 可靠性
关于可靠性方面,不仅要求硬件设备具有较高的MTBF值(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同时也对软件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故障恢复机制做出了严格限定。一旦发生异常状况,系统需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状态而不影响整体业务开展。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11/T 1164.1-2015》为构建高效稳定且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联网收费体系提供了全面指导框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实施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