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ETC智慧停车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基于ETC技术的智慧停车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ETC Smart Park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ETC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便利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众多相关标准中,TJSCTS 42-2023《ETC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规范》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导文件。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之一——“车辆识别与数据传输”的变化,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车辆识别与数据传输的变化
在TJSCTS 42-2023版本中,对于车辆识别与数据传输的要求有了显著提升。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注重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对大量车辆的快速识别能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识别精度:旧版标准仅要求车辆识别率达到95%以上,而新版则提高至98%,并且特别强调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表现。
2. 数据传输延迟:旧版允许的数据传输延迟时间为2秒以内,新版则缩短为1秒以内,以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反馈给用户及管理系统。
3. 兼容性增强:新版增加了对多种通信协议的支持,如NB-IoT、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这使得系统可以适应更多场景需求。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实现上述改进目标,在实际部署ETC智慧停车系统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选用高精度传感器:选择具有较高分辨率和稳定性的传感器设备,比如采用双目摄像头结合红外线感应器的方式,可以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准确捕捉车牌号码。
2. 优化算法模型: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技术来训练车牌识别模型,不断迭代优化直至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在收集图像资料时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3. 构建高效网络架构:考虑到数据传输速度至关重要,建议采用光纤直连或者5G基站覆盖等方式建立高速稳定的通信链路。此外还需定期检测网络状态,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4. 加强安全防护机制:由于涉及到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加密存储、权限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ETC智慧停车系统建设规范》TJSCTS 42-2023通过对车辆识别与数据传输环节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推动了整个行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希望各参与方能够严格按照新规定执行,共同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