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湟谷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设计原则、工艺流程、湿地构建、运行管理及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湟谷地地区利用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Helong Valle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350-2015《河湟谷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青海省河湟谷地区域内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人工湿地能够高效处理污水并长期稳定运行。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4.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强调了人工湿地的设计应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污水来源等因素。设计时需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变化需求。例如,在选址上要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且远离饮用水源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
4.2 工艺选择
标准指出,根据进水水质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组合。对于生活污水为主的处理系统,推荐采用预处理+水平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的三级处理模式;而对于工业废水,则需要更加复杂的多级处理流程,并且特别注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此外,还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来确定最终方案。
施工阶段
5.1 材料与设备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特别是防渗膜、砾石等关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所有机械设备也应当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5.2 地基处理
由于河湟谷地土壤结构较为松散,因此在建设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地基处理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清除表层杂土、夯实基础、铺设防水层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避免因沉降导致管道破裂等问题发生。
运行维护
6.1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各单元设施的工作状态、记录运行参数、及时排除故障等内容。管理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并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以便追溯历史信息。
6.2 维修保养
对于出现磨损或老化现象的部件要及时更换,特别是过滤介质如砂石层,一旦发现堵塞严重就要立即清洗或者补充新的填充物。另外,还要定期检测出水水质,确保达标排放。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河湟谷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针对特定地理环境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具体建议,这对于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