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对豆卜馍夜蛾抗性鉴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评价标准和结果表述。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对豆卜馍夜蛾抗性鉴定及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Soybean to Spodoptera litu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252-2015 大豆对豆卜馍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大豆品种对豆卜馍夜蛾抗性鉴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对豆卜馍夜蛾抗性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大豆品种或品系的抗性鉴定工作。这意味着,任何想要评估大豆品种对这种害虫抗性的机构和个人都应遵循此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大豆抗性鉴定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和技术依据,确保了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 术语和定义
- 抗性指数:指在特定条件下,受试材料受害程度与对照材料受害程度之比。这一指标是衡量大豆抗性水平的关键参数。
- 受害率:表示受害植株数占总调查植株数的比例。通过计算受害率可以直观了解大豆受到豆卜馍夜蛾侵害的情况。
4. 鉴定方法
# 4.1 试验设计
试验应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作为试验地,并设置重复试验以提高结果可靠性。每个处理至少要有三次重复。
# 4.2 接种方式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将豆卜馍夜蛾幼虫放置于大豆植株上,确保每株上的幼虫数量一致,以便于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抗性差异。
#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
在试验期间定期观察并记录大豆植株的受害情况,包括叶片被啃食的程度、生长状况等。试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抗性指数和受害率,以此来评价大豆品种的抗性等级。
5. 抗性分级
根据计算得到的抗性指数,将大豆品种划分为高抗、中抗、感病三个级别。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抗性指数≤0.3为高抗;
- 0.3<抗性指数≤0.7为中抗;
- 抗性指数>0.7为感病。
以上是对《DB22/T 2252-2015 大豆对豆卜馍夜蛾抗性鉴定技术规程》中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这项标准对于促进农业科研进步及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