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占用耕地时表土剥离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交通、水利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时的表土剥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psoil Stripping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DB22T 2278-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278-2015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因工程建设导致的耕地表土剥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因各类工程建设占用耕地时的表土剥离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水利、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明确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在具体工程实施前,相关单位能够依据此标准开展工作。
2. 术语定义
- 表土:指耕作层土壤,通常厚度为20至30厘米,富含有机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 剥离:指将表土从拟占用耕地上分离并集中堆放的过程。
准确理解这些术语对于正确执行表土剥离操作至关重要。
3. 剥离前准备
在进行表土剥离之前,需完成土地权属调查、土壤质量检测及剥离方案编制等工作。特别是土壤质量检测应涵盖pH值、有机质含量等多个指标,以确保剥离后的表土具有良好的肥力条件。
4. 剥离方法选择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及施工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机械剥离或人工剥离两种方式。机械剥离效率高但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人工剥离则更为精细,适合坡度较大或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
5. 剥离厚度控制
表土剥离的厚度应严格控制在20至30厘米之间,这是保证未来复垦后耕地生产力的基础。过薄可能导致后续种植作物生长不良,过厚又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6. 剥离后处理
剥离下来的表土需要妥善存放,避免受到污染或流失。推荐使用专用堆场,并采取防风固沙措施。同时,在工程结束后应及时将表土回填至复垦区域,促进地力恢复。
7. 监测与验收
整个表土剥离过程应当有专人负责监督,并定期记录各项数据。最终验收时,除了检查剥离量是否达到要求外,还应对回填后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22/T 2278-2015》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作业流程指导,还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