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Data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934-201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接口”等核心概念。例如,“数据接口”被定义为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在不同系统间交换和共享的技术手段。这一定义明确了数据接口的本质是促进数据流通,确保各系统能够无缝对接。
数据接口要求
在数据接口要求部分,标准规定了接口应具备的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可扩展性。功能性要求接口能够准确传递地理信息数据;可靠性则强调接口需具备容错能力,能够在异常情况下保持稳定运行;安全性要求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扩展性指接口设计时应考虑未来可能增加的功能需求。
数据格式与编码
标准对数据格式和编码做出了明确规定。推荐使用GML(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作为数据交换格式,并且对于编码体系,建议采用UTF-8编码以保证跨平台兼容性。此外,还特别指出所有文本字段都必须遵循ISO 8601日期时间格式,这有助于消除因日期格式差异导致的问题。
接口调用机制
关于接口调用机制,标准提出了RESTful API的设计原则。这意味着接口应当基于HTTP协议构建,支持GET、POST等多种请求方法。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标准鼓励采用异步消息传递方式来处理大规模数据传输任务。另外,接口调用过程中需要记录详细的日志信息以便于后续审计和故障排查。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章节详细描述了如何保护地理信息数据的安全。首先,所有敏感数据在传输前都必须经过SSL/TLS加密;其次,每个用户账户都应设置独立的身份验证凭证,并定期更新密码;最后,系统管理员还需定期检查权限配置是否合理,防止未授权访问发生。
以上内容只是对DB51/T 1934-2014部分内容的概括性介绍,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进一步细化实施细节。通过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地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