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四级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谷子四级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llet Fourth-grade Seed Production - Part 6: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93.6-2014《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谷子》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为谷子种子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繁殖隔离
标准指出,应选用通过审定或登记的优质高产品种,并要求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具体来说,繁殖田与其他同类作物的隔离距离不得少于500米,以防止异花授粉导致品种混杂退化。同时强调了隔离区周围应设置明显的标志物,便于管理和监督。
二、播种技术要点
播种时期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春播时间为4月上旬至中旬,秋播则应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完成。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之间,株距视品种特性而定。每亩播种量一般为0.75-1公斤,确保出苗均匀且密度适宜。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环节,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原则。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施用;追肥则需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分次进行,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要保证养分供给充足。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谷子争光争肥。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谷子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给出了综合防控方案。提倡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发生谷瘟病时可以选用三唑酮等药剂喷雾预防;对于钻心虫类害虫,则可通过灯光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基数。
五、收获与贮藏
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需及时晾晒脱粒,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去除杂质和不饱满颗粒。入库前应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贮藏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并且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以上是关于DB41/T 293.6-2014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谷子种子的质量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