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高粱三系杂交种的四级种子生产过程。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urth-grade Seeds of Sorghum Three-line Hybrid - Part 5: Sorghum Three-line Hybrid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93.5-2014《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粱三系杂交种的种子生产技术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亲本繁殖
条款解读:
- 隔离区设置:要求在亲本繁殖区周围建立有效的隔离带,防止外来花粉污染。通常隔离距离为200米以上,并且不得与其它高粱品种种植在同一田块内。
- 田间管理:强调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去除杂株和变异株,确保亲本纯度。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种子质量的化学药剂。
二、制种田的选择与布置
条款解读:
- 地形条件: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制种田。土壤肥力适中,pH值在6.0-7.5之间较为理想。
- 布局规划:根据制种计划合理安排父母本比例及行向。一般父本行数占总行数的10%-15%,母本行数则占据剩余部分。行向应南北走向以利于通风透光。
三、授粉管理
条款解读:
- 授粉期观察:密切关注父本花粉释放时间和母本柱头接受能力,掌握最佳授粉时机。通常情况下,在父本开花初期即开始人工辅助授粉工作。
- 授粉方法:采用轻摇或刷子等工具帮助完成授粉过程。每天早晨8:00至10:00是最佳授粉时间,此时空气湿度较高有助于提高授粉成功率。
四、收获与干燥
条款解读:
- 适时收获:当母本籽粒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进行收获。具体表现为茎叶变黄、穗部干枯且籽粒硬实。
- 干燥处理:收获后需尽快对种子进行干燥处理,使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13%)。可以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的方式,但要注意控制温度不超过45℃以免损伤种子活力。
五、质量检验
条款解读:
- 净度检测:通过筛选法测定种子的净度,要求不低于98%。
- 发芽率测试:按照GB/T 3543.4规定的方法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应达到85%以上。
- 水分含量测量:利用电子天平配合烘箱测定种子水分含量,确保其符合储存要求。
以上内容涵盖了DB41/T 293.5-2014标准中关于高粱三系杂交种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核心环节和技术要点。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保证种子的质量,还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