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四级种子生产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大豆四级种子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ourth-grade Crop Seeds - Part 7: Soy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93.7-2014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大豆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亲本繁殖、原种生产、良种生产以及田间检验、收获和质量要求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亲本繁殖部分,标准指出亲本种子应来自具有资质的种子公司或科研单位,确保遗传纯度达到99.5%以上。繁殖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隔离区,与其它大豆品种保持至少50米以上的空间隔离,防止机械混杂。播种前需进行发芽试验,保证发芽率不低于85%。
对于原种生产,标准要求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万株左右,采用单行取样法留种,每小区不少于10米长。收获时要单独脱粒,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纯度达到99%以上。
在良种生产环节,标准强调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8万至22万株之间。要求采用机械化收割,及时晾晒,水分含量降至13%以下才能入库贮存。同时,要定期检测种子活力,确保播种品质。
关于田间检验,标准规定在关键生育期如苗期、花期和成熟期都要进行检查,重点查看植株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程度及杂株率。发现杂株应及时拔除,杂株率超过0.5%的地块不得作为种子田。
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大豆种子生产流程,提高种子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的种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