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玉米水肥一体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田间工程要求、设备配置与安装、播种与管理、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夏玉米种植区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生产管理的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Corn Production with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夏玉米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98-2014)是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夏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灌溉制度:标准规定了灌溉的关键时期和水量控制。例如,在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应分别进行适量灌溉。拔节期是玉米生长的重要阶段,需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之间,以促进茎秆健壮生长。抽雄期则需要更高的水分供应,确保花粉质量和授粉成功率。
2. 施肥原则:强调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基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追肥则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分次施加。具体而言,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氮肥,每次用量占总氮量的30%-40%,以满足快速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有助于提高植株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
3. 灌溉设施要求:明确了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设备的选择标准及安装技术要点。要求灌溉系统具备良好的均匀度和平整度,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维护灌溉管道,防止堵塞现象发生,保证灌溉效果。
4. 环境监测与调控:建议设置气象站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田间小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湿度变化情况。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可适当增加灌溉频率;而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则需减少灌溉次数或者暂停灌溉,避免涝害发生。
5. 病虫害防治措施:结合水肥一体化的特点,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如利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并且通过调整灌溉时间和方式来改善田间微环境,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涵盖了从灌溉到施肥再到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的核心内容。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利于提升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