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猕猴桃生产的产地环境、建园、土壤管理、施肥、灌溉与排水、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绿色食品猕猴桃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Kiwifrui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DB42/T 1032-2014)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猕猴桃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
1. 土壤条件:产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pH值宜在5.5至7.0之间。
解读:适宜的土壤条件能够为猕猴桃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良好的排水性能可以防止根系因积水而腐烂。
2. 空气质量:产地周围不应有重金属污染源,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浓度需符合GB 3095的规定。
解读: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果实品质,避免重金属污染可确保猕猴桃的安全性,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有助于提升产品信誉度。
二、栽培管理
1. 苗木选择:选用无病毒苗木,苗高不低于6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
解读:无病毒苗木能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概率,保证树体健康生长;对苗木高度和地径的要求则确保了其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2. 整形修剪:采用“Y”字形或棚架式架势进行整形修剪,每年冬季修剪一次,夏季适当摘心抹芽。
解读:合理的架势有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果实发育;适时修剪可以控制树冠大小,提高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
三、病虫害防治
1. 物理方法:利用黄板诱杀蚜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
解读:物理防治手段安全环保,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2. 生物制剂: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进行病虫害防治。
解读:生物农药毒性低,残留少,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同时还能维持生态平衡。
四、采收
1. 采收时间:根据果实成熟度确定采收期,一般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5%以上时采收。
解读:适时采收不仅能保证果实口感,还有利于后续贮藏运输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商品价值。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规范,可以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绿色食品猕猴桃,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