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荸荠良种繁育的产地环境、选种、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荸荠良种的繁育与生产。
Title:Good Variety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 Chestn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026-2014 荸荠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荸荠良种繁育的技术要求。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内容进行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且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例如“宜选择‘广西石芽’、‘桂林荸荠’等优良品种”。这意味着种植者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挑选合适的品种,以确保种植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关于繁殖材料的处理,标准指出繁殖材料应来源于无病毒苗或脱毒苗,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具体来说,“繁殖材料必须来自国家或省级认定的种苗繁育基地”,并且需符合GB/T 18763的要求。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健康的种苗可以有效预防病害传播,提高作物的整体健康水平。
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定植密度一般为每亩栽植5000株左右”,同时要求“保持水层深度在3-5厘米之间”。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适宜的水层深度则有利于荸荠的生长发育。
此外,标准还提到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建议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追肥时可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这样做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促进植株健壮成长。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滋生环境”,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这样既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能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黄时开始采收,通常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进行。采收前要停止灌溉几天,使土壤干燥便于操作。同时提醒注意轻挖轻放,避免损伤球茎,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就是对DB42/T 1026-2014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荸荠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