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海洋数据资源管理的分类与代码,包括海洋环境、生态、经济活动等方面的数据资源。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内涉及海洋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for Marine Data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henzhen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深圳市海洋数据资源管理分类与代码标准(简称“TPSC 20-2024”)是指导海洋数据管理和应用的重要依据。本文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分类体系上的主要差异,并以“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分类为例进行深入解析。
分类体系的变化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TPSC 20-2024对海洋数据的分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旧版中,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仅被笼统地归为一类,而在新版中则细分为水质监测、沉积物监测、生物监测以及大气监测四个子类别。这种细化不仅提高了数据分类的精确性,还便于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分类的应用方法
以水质监测为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监测的目的确定具体的监测项目。例如,如果是为了评估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则应重点关注溶解氧、总氮、总磷等指标。接着,按照TPSC 20-2024的规定,将这些监测结果归入相应的子类别下。
此外,在数据存储和共享环节,采用统一的标准编码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误解。例如,每个监测点都应分配唯一的标识码,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工作。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所有参与单位都需严格遵守该标准中的格式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版TPSC 20-2024标准通过对海洋环境监测数据更精细化的分类,有效提升了数据管理效率,为推动深圳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