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传感网和移动网融合体系架构的总体框架、功能要求、接口协议及安全机制。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传感网与移动网融合技术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Title:Architecture for Convergence of Sensor Networks and Mobile Netwo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340-2014 传感网与移动网融合体系架构》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传感网与移动网的融合体系架构。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关键术语:
- 传感网:由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能够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
- 移动网:以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的网络系统。
- 融合体系架构:将传感网与移动网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的系统结构。
这些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确保了讨论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系统组成
标准指出,融合体系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 感知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初步处理,通常由各种传感器设备组成。
- 网络层: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移动通信网络。
- 应用层: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具体的服务和支持。
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要求,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是整个系统成功的关键。
技术要求
在技术层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 兼容性: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应能相互兼容,保证系统的互操作性。
- 安全性:需采取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未授权访问。
-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
此外,还强调了对节能减排的关注,鼓励采用绿色技术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测试方法
为了验证上述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 功能性测试:检查各组成部分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任务。
- 性能测试:评估系统的响应速度、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 安全性测试:验证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如加密算法的强度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并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良好。
应用场景
最后,标准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这些场景展示了融合体系架构的实际价值,同时也为未来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之,《DB44/T 1340-2014 传感网与移动网融合体系架构》不仅规定了基本框架和技术细节,还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因素,是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