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界线勘定、界线维护、界线争议处理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各级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和相关活动。
Title:Administrative Boundar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规范》(DB35/T 1454-2014)是一部关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部分
标准明确了“行政区域界线”的概念,即指依法划分的各级行政区划之间的界限。这一定义强调了界线的法定性与权威性,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界线测绘部分
第5.1条规定了界线测绘的基本要求: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确保测量精度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这表明在实际操作中,测绘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技术标准,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界桩设置部分
根据第6.1条,界桩应设置在明显且易于维护的位置,并且每个界桩都需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识别。此规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来增强界线标识的直观性和持久性。
四、档案管理部分
第7.2条指出,所有涉及行政区域界线的数据资料应当及时归档,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信息保存,也为日后可能出现的争议解决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定期检查部分
按照第8.1条的要求,相关部门需定期对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实地巡查,一旦发现有损毁或移动的情况应及时修复或重新标定。这项措施有助于维持界线状态良好,防止因疏忽而导致的问题发生。
六、应急处置部分
面对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等可能影响到行政区域界线的情形时,《规范》建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见第9.2条)。通过事先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可以迅速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完整、促进地区间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