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电通量法)检测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ng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in Water Transport Projects of Fujian Province (Electrical Flux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C0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447-2014 水运工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电通量法)检测技术规程》是专门用于评估水运工程中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水运工程中普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此标准强调了对于海洋环境或受盐雾侵蚀严重的地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尤为重要。
取样与试件制备
取样时应确保代表性,通常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原材料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中获取样品。试件尺寸为直径100mm×高度50mm的圆柱体,每组至少包含三个试件。试件应在成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通常为28天)。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的环境中进行。如果实际测试环境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需对结果进行修正。
测试步骤
1. 将准备好的混凝土试件安装于电通量测定仪上。
2. 向试件两侧分别注入去离子水作为阴极液和阳极液。
3. 施加直流电压60V,持续6小时。
4. 记录通过试件的总电量,单位为库仑(C)。
结果计算
根据测得的电量值,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电通量指数。公式如下:
\\[ E = \\frac{Q}{A} \\]
其中 \\(E\\) 表示电通量指数,\\(Q\\) 为通过试件的总电量,\\(A\\) 为试件的有效表面积。
判定规则
当单个试件的电通量指数不大于1000C时,判定该批次混凝土满足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要求;若任一试件超过此限值,则需重新取样并加倍数量复检,直至所有试件均达标为止。
注意事项
-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测量精度。
- 对于特殊设计或特定用途的混凝土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其耐久性。
-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施工工艺或材料配比。
以上内容基于DB35/T 1447-2014标准进行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希望能帮助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地方性技术规程。